1. 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
  2. /
  3. 产业发展
  4. /
  5. 专题研究
  6. /
  7. 提升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

提升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对各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无可替代,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新时期开发区过多过滥、布局不合理、产业定位不清、土地利用率低下、内设机构繁杂、科技产业创新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导致“先行先试”的功能日益衰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促进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提升,直接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坚定创新功能提升的改革方向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应特别重视开发区独特的功能发挥,对于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提升的改革取向建议聚焦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从实践上看,市场机制的自组织模式产生的建设效果一定程度上优于政府主导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提升的顶层设计不重要,关键在于政府有效管理和市场运营之间的动态平衡。

  二是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加快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市场化的步伐,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其关键是降低科技产业创新的隐性门槛和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消除行政垄断和限制不正当竞争,清理并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创新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三是解决政策落地难问题。政策落地难是束缚开发区发展的瓶颈之一。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引导、鼓励和支持。首要任务就是建设适应科技产业创新的服务型政府,包括树立服务理念,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简政放权的部门统筹协调和配套;创新组织架构,成立统一的科技产业创新领导和规划机构,采用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多方互动的方式,发挥主管部门作用等。

  四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开放是创新的本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生态环境,深度融入全球科技产业创新网络,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将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加快向开发区集聚,支撑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的提升。

  五是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产业创新的本质决定了“人”相对于“物”的主体地位。创新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提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是贯通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渠道。科技是以生产为目的的,能不能转化、能不能生产,是决定科技成果成败的关键。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的通道,是促进知识创新链与市场开发链的顺利对接,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合作绩效,提升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的重要保障。

  七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对科技产业创新有关键的支持推动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政策环境条件,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伸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促使科技服务成为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实现创新功能提升的有效举措

  促进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提升,应明确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搭平台,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相关方积极参与,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

  首先,整合科技研发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对具备条件的领军型或独角兽企业,鼓励其增加研发投入,成立专门的研发部门,引进专业的研发团队,加强对世界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为开发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二是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科技产业创新联盟,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并重组或者对接融合,通过多方主体联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生产知识产权产品。三是在现有基础上,改造或升级一批高新区、新型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整合建立综合性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所成立实体是非营利性法定机构,在运营上采取市场化方式,在政策上享受税收优惠等。

  其次,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构建科技产业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互动的政策环境。一是改革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评价机制,发挥政府资本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着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融资服务平台,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的有机结合,推动建立促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金融合作联盟。二是鼓励企业通过新三板开展融资、重组,支持通过债券市场融资;鼓励发展集合类融资工具,对开发区科技创新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给予财政补贴和财政信用支持。三是探索建立适应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组建政府性质的科技产业创新担保机构,建立政策性担保和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科技保险产品,为开发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创新风险保障。

  再次,构建人才发展体系,增强对高端人才的集聚能力。充分发挥开发区科技产业创新人才的集聚效应和乘数作用。一是要改革人才服务管理机制,为研究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条件、环境和高效服务,增强科技人员获得感;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完善管理政策,维护创新者的权益。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发区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培育自由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出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三是通过股权、期权、分红权、奖励等多种形式,构建以创新导向型分配为核心的激励制度,明确科技产业创新成果所有权归属,使创新者、创新团队在分配中获得更多权益。同时,深化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为科技人员“松绑减负”。

  第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研究开发模式改革,促使存量的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技术领域推进。一是改革科技产业创新项目立项和财政拨款机制,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或科研院所申请科技计划项目立项,高校或科研院所协助企业完成项目,并获得企业认可后,财政科技拨款再下达到高校或科研院所。二是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考虑将成果转化净收益的70%作为奖励经费给予科研团队,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型人才及其所在单位从事科技产业创新及转化运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资本化交易和限时转化制度,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技术交易网络,形成面向产业、市场以及产品需求的产业与技术融合的有效模式。

  第五,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科技产业创新效能。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科技产业创新能力的机制,加强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基础平台建设。一是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考核,逐步加大应用成果研究、成果转化、专利研究、服务企业的科技活动等在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计量中的权重。二是完善绩效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组织开展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对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开发区予以警告并提出整改要求,严重的甚至可以摘牌。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