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
  2. /
  3. 新闻中心
  4. /
  5. 园区动态
  6. /
  7. 经验交流
  8. /
  9. “1+3”模式促进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

“1+3”模式促进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

  摘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上海必须聚焦一个创新核、三大动力源的“1+3”发展模式,加快创新驱动,以企业增效、产品提质、服务提升促进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经济深层次结构性 矛盾集中在制造业,而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新时代创新发

  展的“新标杆”,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提高制造业供 给体系质量,加快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 集群,推动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制造业发展趋势

  “十四五”期间,各国竞争将更加剧烈,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加速调整。一是发达国家将依靠其传统领先优势,通过前瞻性布局,加速新兴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继续抢占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比如,美国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量子科技以及 5G 技术等。

  关键领域;德国重点扶持钢铁铜铝、化工、机械、汽车、光学、医疗 器械、绿色科技、国防、航空航天和 3D 打印等十个“关键工业领域” 的新制造技术企业。二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加大投入和支出,利用资源、 劳动力等低成本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积极承接全 球产业转移。三是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面临重构,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将极大增加中美经济“脱钩”风险,并形成以中国、美国为中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受此影响,中国制造业将继续面临两头挤压,而上海受影响更甚。一方面由于周边经济体低成本优势,上海低端产业加速外迁影响其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产业控制和技术封锁,上海通过参与全球化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产业更为困难。此外,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逐步压缩上海比较优势,部分针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制造活动回迁,上海外资结构被迫调整,制造型产业面临重新布局。

  二、“1+3”模式内涵

  上海制造业发展面临转型分水岭,在发展关键期,需瞄准前沿技术和前沿产业,坚持“内生提量与开放引进”相结合,聚焦一个创新核、三大动力源的“1+3”发展模式,加快创新驱动,以企业增效、产品提质、服务提升促进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创新策源核,即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瞄准前沿关键技术,破除制造业发展体制机制桎梏,构建上海开放的创新发展环境,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市场活力迸发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3”——三大动力源,即聚焦企业、产品、服务三大核心领域,以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产品质量、优化服务效能为核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制造品牌(优质企业、高端产品、高质服务),实现制造业高端化、融合化、服务化和品牌化发展。

  三、促进上海制造业发展核心举措

  (一)聚焦创新驱动,营造产业创新生态

  一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针对科技资源分散、重复、封闭、低效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决策咨询机制,优化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推进产学研融合,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职务成果转化收益比重。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促进各区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改革。

  二是打造高能科研平台集群,提高技术原创性。遴选重大战略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积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探索建立高能级研究型大学、高等研究院、企业中央研究院,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争取在高端芯片、创新药研发、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和创新成果。加强对研发平台的政策支持,及时协调解决平台发展中产生的人才、资金、场地等问题,提升平台核心竞争力。

  三是补足创新人才缺口,加大人才引培力度。目前上海在基础科研和产业技术方面人才缺口显著(根据国际著名咨询机构估算,“十四五”期间,上海三大核心领域——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的产业人才缺口超过 90 万人)。为此,需进一步加强本土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制定本土高精尖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专业机构建立世界顶级人才库,收集各领域的顶级人才信息,制定精准的人才引进计划;将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全球技术专家与本土中小企业孵化的项目合作升级为常设性机制,加快构建海外中高端科创人才的融通交流“硅谷”。

  (二)聚焦企业增效,增强企业整体效益水平

  一是对传统制造业“挖潜开荒”和改造升级,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重塑传统制造业流程和发展模式。突破制约存量经济转型升级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营销等关键环节,借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促进新兴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传统制造业从以机械化、自动化为主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

  二是加大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以市场化择优遴选机制为主,关注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科创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中小企业,建立创新型高成长民营企业库,重点培养,优先扶持,争取培育出上海本地领军骨干企业。同时,积极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出台旨在长远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制度设计,进一步深化“补改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政银担合作新机制,推动产业化信用贷款扶持计划、产业化担保贷款扶持计划、设备融资租赁扶持计划等政策实施。

  三是加快推动跨国公司与本土公司融合发展,继续集聚和培育高能级全球服务机构,激发跨国公司总部作为境内境外创新资源平台性角色在链接海外创新要素中的作用,支持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大区域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构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服务平台,促进跨国公司的溢出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源与本土企业对接。

  (三)聚焦产品提质,驱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转型

  一是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投入,引导市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营造市场机制配置研发资源的有利环境,确保研发投入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同时,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如通过直接抵税或减税的政策,鼓励企业对技术开发类的科研项目增加经费投入,激发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促进科研真正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二是加强产品的标准化建设,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对现有产品进行改造提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代工企业“双标合一”,从“贴牌”变“品牌”,对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等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推广共性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研制一批基础共性、重点应用和关键技术的“上海标准”,积极引导上海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力度开展标准研制工作,推进制造业标准研制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扩大“上海标准”的影响力。

  三是延伸“产品+服务”链,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单纯生产产品向生产“产品+服务”转变,延伸和提升产品价值链,由制造为主向解决方案提供商、工程总包集成商等“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

  (四)聚焦服务提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重点服务机制,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高端协同发展“服务链”,聚焦战略性产业和重点企业,围绕企业生命周期开展精准服务,初创期雪中送炭,成长期助力加速,成熟期重点服务,扩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严格服务管理,围绕本土科技企业的基数壮大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规范产业服务,加强产业周期管理。针对上海产业用地紧张问题,坚持以产业规划、产业准入、产业服务和产业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思路为引领,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规划和区域规划,瞄准重点产业的关键环节,开展顶层设计,提升各区资源利用能级;严守产业准入,做好产业退出,加快推动产业用地腾笼换鸟和二次开发,结合产业地图,优化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探索形成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在项目标准、质量评判、相关政策口径、土地使用导向等方面,凝聚各条线合力,并与开发区形成联动,共同推动产业集聚。

  三是优化配套服务,保障人才生根发展。在住房上,进一步完善落实限价商品房、“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人才租房补贴 “四位一体”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双限房、经适房的供给力度;在教育上,适应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需求,探索弹性学制等创新举措。重视就业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增加开发区周边区域的学校,方便各类人才子女就近入学;在医疗上,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来源:礼森产业园区智库 蒲雅丽)